就像席勒,就像其他英年早逝的畫家,比亞茲萊短暫一如流星的人生,經歷過如日中天的當紅,也經歷落水狗般的挫折。

這位畫家最知名的合作對象就是王爾德。兩人應該能擦出極美的火花,可惜一個是心高氣傲的明日之星,一個是恃才傲物的大作家,不但合作不了,成也王爾德,敗也王爾德,受到大作家搞同性戀的牽連,比爾茲萊差點就毀了。還好他本來就喜歡一些色色的主題,後來被一家當時被視為惡名昭彰的低級雜誌雇用,才讓今天的我們得以見識到他精美的作品。玫瑰、孔雀、蝙蝠......比爾茲萊的插畫——為了印刷方便——即使是黑白居多,那對氛圍的精準掌控,人物神韻的捕捉,以及精雕細琢的裝飾,都讓人感到他無與倫比的才華。和一般畫作很不一樣的地方,他筆下的人物通常都是用簡單流暢的幾筆勾成,卻在物品、背景或邊框的設計上大做文章,在那個(差不多是甲午戰爭的)時代,很難想像那細膩䌓瑣的筆觸是人一筆一筆畫出來的,何況是在他生前深受肺疾侵擾的情況下。

簡約、優雅、唯美、怪誕、前衛,比亞茲萊不時自我精進,講究技巧,將新興元素融入作品,即使是陳舊題材,即使是低俗的情色主題,他依然創造出不失自我風格的獨特畫作。


芭蕾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豪野犬裡這位手上拿著顆檸檬。

 

芭蕾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亂步的一個短篇,精美的插圖吸引目光,添加了閱讀的樂趣。故事的開頭讓人聯想到京極夏彥的《魍魎之匣》,讀的過程有點期待也有點害怕,還好沒有什麼恐怖的情節。驚悚、神秘,還有些唯美浪漫的色彩。故事裡走入畫裡的人物得償所願,能待在他心愛女子的身邊,然而情緣數十載,女子依舊年輕動人,他卻老了,白髮蒼蒼,神色黯然,這到底算不算幸福呢?或許就像韓劇裡的故事,漂亮的男女結婚了,真正的考驗才慢慢開始,因為沒有人能像八百比丘尼長生不老,有些東西你再怎樣緊緊地抓取也會從指縫溜走。

 

芭蕾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部作品有其他中譯,因為讀起來都流暢,沒有特別做比較。

 

芭蕾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本是作者的代表作,文豪野犬的形象就是他裹著棉被的樣子。

標題作不喜歡。想搞外遇的中年男戀上說謊的假掰女。雖然文章結尾女生被帶回鄉下,不過譯序有提到事實上她被田山收養,和那男的結婚了。田山真的喜愛她吧。想到哈特利卡通夢子說的那句,「長得漂亮真吃香。」


其他2篇像陰雨天空一樣灰壓壓的,曾讀過的<少女病>也是。死亡和出軌是不是這位作者熱愛的課題啊?看了心情好沉重喔。


芭蕾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者利用一艘駛向黃昏的老貨船來暗喻漂泊的海上人生以及戀情:這艘船聯繫了主角馬奎洛與老船長伊度里相似的情感,也乘載了一段無疾而終的年齡差戀曲。鬼影一般的老貨船縈繞在馬奎洛的夢裡和現實生活,製造了懸疑感和命運般神奇的相遇,讓劇情讀起來多了些趣味和層次。而隨著馬奎洛不停歇的旅程,作者對於不同城市景物也有出色的描寫。這本是系列作其中的一集,但台灣似乎只有出版這一本。作者受到的評價滿高的,有人將他與馬奎斯相提並論,但跟馬奎斯的魔幻寫實風格不同,詩人出身的穆迪斯作品含有詩意與哲學性,像是這本的船蘊藏的含意,比戀愛更耐人尋味。


文章標籤

芭蕾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本書感覺就像品嘗沒有太多調味的菜色,清麗新穎,卻富有滋味。封面上寫著:「不讓自己老是以對話者的形式出現。」先生就是因為懂得享受沉淨與思考,令人著迷的慵懶生活方式,在忙碌的人群中仍然持有自我優雅的步調。讀這本書主要是享受氣氛,輕盈幽靜的氣氛,而非一般以情節或情感取勝的小說形式,作者對氣氛的掌控,可說是最與眾不同的特色。


文章標籤

芭蕾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本推薦!第一次讀萬城目學的作品,真的好看,不負盛名。


西遊記的悟淨、趙子龍、虞美人、荊軻、司馬遷,這些歷史上有名人物的故事經由作者重新詮釋,不再像課本裡讀到的枯燥乏味,而是從不同的觀點去看待他們,或是替他們編造另一個人生。作者的文筆很吸引人,字裡行間透出細膩的感情和豐富的想像力,讀起來津津有味。


芭蕾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羅伯特.佛羅斯特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有名詩人,大概就像李白或杜甫吧。高中的英文老師介紹了他的<未走之路>、<雪夜在林邊停留>,那時候我尚未對詩感到興趣,但我一直記得裡面的內容,而對他的想法就是一位田園詩人,然而今天讀完這本詩集,覺得很傑出也很美妙~詩裡有很多冬天、冰雪和樹木,但富含哲理的文字,可以讀得出寂寥冰冷以外的感覺~而長篇敘事詩氛圍沉靜,情感卻深遠強烈,像是這本收錄的<雇工之死>和另一篇<Home Burial>(中譯名忘了)。後者擁有和電影《福爾摩斯先生》相似描述失去幼子之母的心情:這位母親坐在家中,目光越過一片小窗,望向埋著骨肉的新墳,她斥罵一旁提及夭子的丈夫。處理孩子墳穴的就是丈夫,他的內心一樣被哀愁的夜色攏聚,但他站在院子裡,揮動著鐵鍬,任由塵土飛揚,落在他的腳邊,落在哀痛母親的眼中,深深刺痛了她,他們也許曾經是最相愛的一對,但卻因為失去而無法和解。文字的敘述非常吸引人,就像在讀設計精巧的短篇小說,人物的對白尤其精彩。這家出版社這個系列特別的是有雙語對照,尺寸也方便隨身攜帶。除了佛羅斯特,也有拜倫、歌德、紀伯侖等人的作品,拿來閱讀或是當成語言學習都是不錯的選擇!


芭蕾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對我來說,這是一本有趣但讀完心情不會太愉快的書。故事主要人物索涅奇卡,她的丈夫,以及小三,三角戀,但卻不是一般掠奪愛情的無聊情節,因為索涅奇卡個性非常獨特。從一開始,作者就直截了當地告訴你,索涅奇卡是個奇怪的人,她的怪癖或許來自於青春期遭遇的一場難堪的暗戀,於是她錯過了適婚期,她養成用閱讀來平衡一成不變的日子,直到遇見丈夫的那一天,她的日子開始出現灰色以外的鮮豔色彩。女兒跟著出生,這是另一個轉捩點。擁有深愛的家人,她的想法是,自己實在太幸福了。她是個知足的女人,也是個稱職的妻子、母親,但某天,黑色翅膀的可愛天使牽著她叛逆期女兒的手降臨在她灰色的眼中,她憐惜這個小小年紀就深諳人心冷暖的瘦弱女孩,給了她溫暖的家,也把自己的丈夫讓出去。—且對此毫無怨言,你幾乎只能從她重拾書本的習慣猜測她真正的感受。—說起來,索涅奇卡的人生老是被寂寞圍繞著,輕蔑她的初戀、拋棄她的丈夫、冷漠的女兒,雖然有個對她念念不忘的乾女兒,但這個多情的乾女兒卻將她的丈夫從她身邊帶走,可說是間接造就了她的孤獨...只有書本,從不背叛她。她的人生,始於讀書,也終於讀書。讀完結尾,可以想像某個夜晚,晃動的燈火照映著索涅奇卡獨自坐在桌前的身影,桌上有書、茶和果醬,或許還有幾片餅乾。老人的模樣就像睡著了一般,在她的夢裡,她繼續讀著自己喜歡的書,仍然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少女。


文章標籤

芭蕾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